—— 中新系全媒體矩陣 ——
新聞行業垂直網站本周六(6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則推文再度引來了高度關注。據他表示,沙特已同意將產量提高至最高200萬桶/日。不過,白宮隨后發表的一份聲明中反駁了這一說法。對此,有分析認為,受特朗普持續施壓影響,沙特可能將加速擴大石油產量以彌補償委內瑞拉和伊朗的供給缺口。據統計,沙特仍有近200萬桶/日的閑置產能。
無論如何,沙特可能增產200萬桶/日的說法可能有夸張之嫌。事實上,歐佩克最大產油國在短期內可能連增產100萬桶/日都存在困難。
據Energy Aspects首席石油分析師Amrita Sen認為,沙特或許給予了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關增產的承諾,這背后可能代表了沙特希望讓特朗普更加堅定地對伊朗施加制裁。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沙特真實的增產極限和所花的時間都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
盡管沙特理論最大產能仍存在200萬桶/日的閑置,但算上相應擴產所需花費的經費和時間而言,可能在1年以內很難實現承諾。
標普全球石油分析主管Gary Ross表示,并不認為沙特的閑置產能有200萬桶/日,估計其最大產能在1100萬桶/日,即實際最大增產空間在100萬桶/日附近。隨著伊朗潛的約150萬/日的供給缺口,以及委內瑞拉的石油供給進一步下降。到今年年底,全球石油供給缺口可能會超過200萬桶/日。
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研究主管Ole Hansen表示,全球三大石油生產國中,有兩個國家發出了另一個強烈信號,即限制油價上漲。結合俄羅斯也可能希望油價不要過高,油價的漲勢必將遭到政治干預的抑制。
同時,從沙特同意美國的要求這一情況來看,歐佩克的話語權可能正在下降。取而代之的將是沙特、俄羅斯和美國三大產油國形成的三足鼎立。
Ole Hansen還表示,不認為沙特能將產量提高到1200萬桶/日,但該國可以通過增加出口的方式以影響油市供給。
然而,這也加劇了中東的緊張局勢。由于伊朗控制著石油運輸的重要水道,即霍爾木茲海峽。沙特和伊朗在石油供給上的分歧日益加大,不排除于日后造成遠超200萬桶/日的供給缺口的可能。
然而,就短線而言,油價多頭仍將面臨困境。上周以來,原油空頭大幅下降,而凈多頭躍升近25%。不排除大量多頭平倉引發踩踏的可能。
另據瑞銀大宗商品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表示,盡管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特上明確表示,他希望沙特擴大供給,但沙特通訊社的聲明相對模糊,并未提及明確的增產數字。
這似乎表明,沙特確實已經做好了增產的準備,但仍需視實際供給缺口而定。畢竟,200萬桶/日的增產將令沙特違背之前的減產承諾,且完全耗盡全部閑置產能,這可能于日后存在供給過剩的風險。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