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系全媒體矩陣 ——
新聞行業垂直網站
7月24日,2023年國際自我保健日“自我保健預健未來”主題活動在北京舉行,會上記者了解到,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的主題活動中強調,自我保健是一種授權,他授權人們積極參與并掌控自己的健康。
據介紹,隨著社會衛生系統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自我保健必將成為衛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盡早的應用自我保健,將更大程度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所以,自我保健既是每個人的權利,也是每個人的責任。2011年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聯合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等單位在北京發出倡議;2012年世界自我藥療產業協會與世界醫學會、國際藥學聯合會發布《上海宣言》,將每年的7月24日確定為國際自我保健日,“國際自我保健日”為世界衛生組織認可。每年的7月24日定為國際自我保健日,寓意每周7天、每天24小時,人人都要關愛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
原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王國強表示:“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凝聚了中國人民的博大智慧,成為人們預防疾病、強健身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人們自我保健的應用方式之一?!彼硎?,如今,民眾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突顯出來。我們不僅需要建設強有力、有彈性的衛生系統;更重要的是培養全民注重自我保健與公共衛生的意識與行動。落實黨中央制定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五大重點任務,必須要充分動員全民開展自我保健,同時發揮中醫藥的優勢和作用。近幾年,政府、行業機構、企業、專業人士都在積極努力,尤其是國際自我保健日的確立與持續不斷的推廣,讓公眾不但擁有了自我保健的理念,還在努力獲得政府政策引導與支持,使民眾能夠持續積累自我保健的科學方法。同時,與此相關的企業也緊隨公眾訴求,不斷為社會提供高品質的健康產品與服務,從而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全社會都在堅持不懈為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是達成健康中國目標的核心。
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原會長白慧良表示:后疫情時代,公眾的自我保健意識和健康管理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安恢我巡≈挝床 钡慕】道砟钫诒粡V泛接受,從過去的“被動治療”到現在的“主動預防”,“每個人都是自我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正在成為健康新趨勢。
國際自我保健日自2011年確立以來,連續十二年推動公益行動,普及自我保健理念,號召民眾關注自身健康;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作為政府部門與健康品牌企業間的紐帶與橋梁,為國家健康事業建言獻策,引導企業宣傳正確的健康普及;隨著國家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的成立,行業組織、公益機構及商業企業有必要為推動這一偉大舉措貢獻力量。
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汪芳進行了《自我保健——如何讓心血管更健康》為題的主題演講。她在報告中指出:良好的生活習慣,持之以恒的實施自我保健是健康長壽的關鍵因素。從挽救生命的診療場景到吃動平衡、身心健康的自我保健時刻,獲得健康的奧秘在于自我保健的持續應用。
中國僑聯公益事業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雷霆女士在致辭中談到,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作為國際自我保健基金會在大陸地區的專項基金管理機構,一直不遺余力的關注并支持國際自我保健基金的發展,為自我保健事業的推廣提供了多方位、全覆蓋的支持,希望未來自我保健事業發展的越來越好。
據介紹,國際自我保健基金會選擇了擁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及對自我保健事業高度認同的六家企業,并與其舉辦的公益項目合作,構成了2023年的國際自我保健日公益體系。這些公益項目分別是:
2023國際自我保健日——強生消費者健康中國《中國常見輕微疾病家庭健康管理意愿及行為調查報告》;
2023國際自我保健日——百洋醫藥《自我保健,預健未來——科學管理巧成長》項目;
2023國際自我保健日——萬晟藥業《自我保健宣傳公益科普——健康生發中國行》項目;
2023國際自我保健日——華潤江中制藥《國際自我保健宣傳月公益科普活動暨家中常備藥·健康中國行-江西站活動》;
2023國際自我保健日——以嶺藥業“八子抗衰老百城科普公益行”項目;
2023國際自我保健日——拜耳健康消費品“健康坦白局”項目。
以上六家企業,作為2023年國際自我保健日公益合作伙伴,充分調動各自領域資源,將展開面向公眾的各類公益推廣及科普宣傳等活動。
國際自我保健基金會大中華區秘書長賈佳談到,世界衛生組織將“自我保健”定義為——“個人、家庭和社區在有或沒有醫療保健提供者的支持下,依然擁有預防疾病、保持健康、應對疾病和殘疾的能力”。對公眾而言,應用自我保健包括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選擇、規避對健康產生危害的風險因素、負責任地使用處方和非處方藥物、自我識別癥狀、自我監測和自我管理。對行業而言,自我保健通過賦予個人更清晰自主的信息和工具,使他們能夠做出有關自己健康的正確決策,推動健康產業正向積極發展,更多堅持創新、優質且為公眾帶來持續穩定健康改善產品與服務的企業,將獲得更快的發展與社會的尊重。對于整個社會而言,自我保健融入醫療衛生體系之中,將有助于提高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同時可以為醫療衛生體系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