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系全媒體矩陣 ——
新聞行業垂直網站云端里的村莊
塔城是滇金絲猴的自然保護區,入保護區內可尋覓金絲猴的蹤跡——人們說,滇金絲猴比大熊貓還稀少,僅存13個種群,約2000只。
屋角巨大的楸樹盛開著紫色花朵,就像一團騰起的煙云;山間隱隱約約的杜鵑花也躲在叢林間羞澀地微笑;大樹墩子掏空后做成的蜂箱,擺滿河谷的坡岸,蜜蜂正在嗡嗡飛舞。公路像蛇一樣蜿蜒游進巖石與大樹支撐的深峽,下車后,你得憑雙腳在極窄的險路上攀登,偶然還會碰到背著背簍下山采藥的老人。來自遠方的旅游者,不停地調節鏡頭,透過碧綠的葉隙、絲絲縷縷的松蘿,在尋找那些披著金絲大氅,臉上生出絨絨白毛,長著紅嘴唇和一對烏溜溜大眼睛的美麗精靈。能不能見到金絲猴,據說全憑運氣,山場很大,它們今天在哪個地方活動,并不會給我們發通知。但有一點——不管我能不能一睹它們的芳容,都長了見識,特別佩服金絲猴選擇居所的聰明——這高山大嶺,只有云朵蒼鷹為伴,無人敢隨意滋擾。13個種群就是13個家族,是它們在這個世界上僅存的血脈。它們的村莊在大樹之巔、云彩之上,但愿它們這最后的避難所不再被人類破壞。
打開酒店的窗戶,整個河谷就是一幅巨大的畫。層層的梯田、已經開始黃熟的麥子、正在結果的蠶豆苗、靜靜流淌的一線碧水、纏滿彩色經幡的千歲銀杏樹、裊裊升起的炊煙,都在等待你的閱讀和欣賞。
酒店背靠一座大山。我不知道山有多高,只知道山尖上面是藍天,是星星,是白雪,是神仙的居所。每當我仰望那些陡峭的山峰,心里就產生幾分恐懼和敬畏。所以,聽說洛桑要帶我們翻過那些山尖,到一個村子去的時候,我驚得張大了嘴巴,表示有點不敢相信。
山頂上還有村莊,怎么可能呢?我們怎么上去呢?路在哪里?
洛桑告訴我,山頂上有個村子叫巴珠村。4年前,確實沒有正兒八經的路,人們只能沿著山間小道上山下山,一些山貨也賣不出去,所以村里很窮,人均年收入僅有300元。但現在不同了,他們有個能干的黨支部書記,帶領大家修起了公路,改變生產經營方式,由種玉米土豆,改種葡萄和玫瑰。4年時間,人均年收入翻了20倍,接近6000元,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喲,有這種事!20倍,可是個神奇的數字。脫貧是最大的善舉,我急切地想看個究竟。
汽車拐進了巖壁的叢林。盤旋,盤旋,再盤旋。陡峭的山路,幸虧有樹遮擋,否則真把人嚇死。從山腳往上瞧是看不見路的,路隱藏在蓊郁的林子里。一色的水泥路,很窄,路旁有刻著里程的石樁。我看了一下,總共19公里,我們翻過了在山谷目力所能及的最高峰,然后再走一段路,就到達目的地了。
真沒想到,山頂上還有一個很大的山谷!山山相偎,嶺嶺相連,山那邊還有人家,還有村莊。
滇藏邊境人們的生存環境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艱難。三江并流地區,河谷幽深,生存空間十分有限,部分人居住在河谷,大多數人則住在山上,山場面積大。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人住得也有多高。人的創造力和忍受力是無限的,再高的山,只要有一點點平地或坡地,就會有人家,甚至村莊。巴珠村就屬于這一類。
我認真地觀察這個村子,肯定有些歷史了。一棵盤根錯節、鐵干虬枝的古樹,以蒼老的“眼神”守望著人們的家園。房屋大都建在山坡上,把較平的土地留給了保證大家活命的莊稼。只有小學校建在山谷中央。巴珠村的人傳承著眷戀高山與白云的情感基因。
村口有一家簡易商店,出售日用品。各家門前堆放著高高的松毛垛——先墊牲口圈,然后用作肥料。老百姓的生活還不算很好,貧窮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但改變之風正在勃勃興起,一是水泥路修到了各家門前,有車者不在少數,坡上有一戶人家擁有了客貨3輛車,這在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二是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家的屋頂安上了太陽能熱水器,建了陽光房;三是翻蓋房子的人家很多,到處可見豎立水泥柱子的施工場景;四是這里光照充足,氣候適宜,有了大片的玫瑰園和葡萄園。玫瑰和葡萄與外面簽有合同,專門有人按時來收購。
限制巴珠村發展的瓶頸是路。沒有路,進不來,出不去,再好的東西都不值錢;路通了,一切就都活了,青山綠水變成了金山銀山。
發展的另一個原因是改變了思路。思路一變,前景燦爛。苞米土豆只能填飽肚子,富不起來;這里不能辦工廠,還得從地里找錢,改種玫瑰、葡萄,錢就來了,費的力氣還不如原來大。
這是巴珠村的蝶變。人的心靈飛翔起來,生活有了希望。
我的旅行與一個村莊聯系起來,這完全是一個意外。
一個云端里的村莊,成了旅游景點,讓人既看到自然的風景,也看到了社會的風景、人世的風景。晚餐,上了點酒,服務員說,這是本地產的葡萄酒,用巴珠村的葡萄釀制的。我一看商標,上面清晰地印著:臘普河谷葡萄酒。
我心情極好??臻g的切換,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心靈是環境的產物,與美好不期而遇,我心里也長滿了玫瑰和葡萄,聞到了玫瑰的香味,嘗到了葡萄的甜蜜。老夫聊發少年狂,戒酒多年的我,突然大聲向同伴提議,為這次旅行,為云端里的村莊,干杯!
喻 曉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