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系全媒體矩陣 ——
新聞行業垂直網站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充電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2年充電基礎設施數量約520萬臺,充電網絡建設數量及質量問題備受關注。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聯合能鏈智電(NASDAQ:NAAS)昨日發布的《2022中國電動汽車用戶充電行為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用戶平均單次充電時長49.3分鐘,平均單次充電金額25元,日充電1.4次。不少用戶受到高速服務區充電排隊時間過長、網點布局不均衡、占位問題等困擾。此外,對于增加配套設施充電場站的呼聲漸高。
96%用戶首選快充樁,帶配套設施充電場站更受歡迎
《白皮書》調研發現,大部分用戶對充電時間較為敏感??斐錁队捎诔潆娦矢?,成為96%用戶的首選。用戶使用直流快充樁平均單次充電時長48.7分鐘,周充電頻次高達4.51次。同時,用戶更偏好使用大功率充電設施,選擇120kW及以上功率充電設施的用戶占比到達72%。
在充電場站選擇方面,擁有一定規模、具備配套服務設施的充電場站成為用戶首選,選擇率為66.85%。75%以上的用戶選擇20把以上充電槍的場站。在兼顧場站效益與建設成本的前提下,11-20把充電槍的場站建設占比42%,比去年25.7%有了顯著提升,反映出目前場站規模呈現中型化的趨勢。
同時,66.8%用戶選擇有配套設施的充電場站,這一比例相比去年大幅提升23個百分點,超過43%用戶傾向選擇有餐飲、便利店、休息室等服務設施的充電場站?!栋灼贩Q,增加充電場站配套設施在滿足用戶日常需求基礎上,同時可緩解充電“長時等待”焦慮。
高速路充電難、油車占位等成主要痛點,充電體驗待改善
雖然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較大進展,但用戶在充電過程中,依然存在明顯痛點,充電體驗有待進一步改善。
在高速公路充電方面,僅50.2%用戶持滿意態度。高速公路充電發展相對較晚,建設和配套設施還不夠完善,70.5%的用戶認為高速服務區充電排隊時間過長,約47%用戶認為高速服務區充電功率小、快充樁少。
另外,油車和充滿電占位、充電網絡覆蓋度低、充電樁缺少維護、充電車位環境臟亂差、缺少配套設施等問題,也是充電設施建設急需解決的問題。64.36%用戶對油車和充滿電占位現象表示不滿;63.37%用戶認為充電網絡覆蓋度低;59.80%用戶認為充電設備缺乏日常維護,時常遇到設備磨損、老舊等問題。
在典型充電場景方面,64.8%用戶對市區內公共場所充電表示認可,用戶不滿意的原因集中在充電樁位置不便利、充電場站缺乏管理等方面,在公共充電樁建設位置方面,76.98%的充電用戶希望建設在社區附近,37.9%的用戶選擇在辦公區附近,29.9%的用戶則希望在商場等購物中心附近能建設更多的充電樁。
數量與質量并重,聚合服務完善生態
針對上述用戶充電的難點和痛點,《白皮書》指出,要進一步提升公共充電網絡建設數量與質量,化解建設布局結構不平衡、地域不平衡等問題,通過新建、改建、擴容等方式,調整快、慢充比例。同時,重點加強高速服務區、居民社區等“痛點”場景的充電樁建設密度。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充換電分會副秘書長仝宗旗認為,高速充電站屬于節假日集中出行爆發的充電需求,不是靠擴建充電樁來解決充電題。一方面需要提高單槍充電能力,另一方面用戶要在遠途出行前做好充電規劃。
在社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中,仝宗旗建議,統一規劃配建車位、建設充電樁,統一運營、統一建設及統一管理,保障小區充電安全性和便利性。
對于目前市場上800V高壓超級充電樁因為能夠有效緩解車主充電焦慮,呼聲較大。仝宗旗呼吁,標準要盡快落地、盡快統一。
圍繞充電服務生態,《白皮書》針對用戶充電等待期間的服務需求,建議增設上線游戲、資訊、車主服務等多元服務;聚合相關服務商向用戶提供購物、餐飲、洗車、休憩等非電服務,一站式滿足用戶多元需求。
事實上,目前部分企業以及在嘗試布局充電服務創新業態。能鏈旗下綜合能源港除了加油、充/換電以及汽車相關服務外,融入肯德基汽車穿梭餐廳、能鏈咖啡店等門店。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