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系全媒體矩陣 ——
新聞行業垂直網站問:三星堆三號,四號祭祀坑的壓箱底部有什么寶物。
新華社記者張超群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9日宣布,在三星堆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中,4號祭祀坑的發掘工作已經結束,3號祭祀坑的發掘工作已接近尾聲。
3號祭祀坑占地約14平方米記者看到,還有幾個大型青銅容器和青銅頭像等著被提取,幾枚金塊在青銅墓葬的縫隙中閃閃發光古蜀人下葬時倒出的黑灰,在祭祀坑的一角隱約可見發掘的4號祭祀坑面積約8平方米,坑口覆蓋一層塑料布現已出土文物和標本700余件
在已經見底的兩個祭祀坑中,出土了上千件大小不一的文物,令人眼花繚亂其中,哪些寶物可以稱之為箱底
一個叫做奇怪的祭壇。
3號祭祀坑內發現一座半米多高的青銅祭壇,因其造型奇特,被考古學家戲稱為奇形怪狀。
雖然這座祭壇從上到下都不完整,但豐富的人和動物形象及其奇特的造型仍然給人帶來無限的遐想祭壇下方,一人手持花瓣形方桌,手放在頭上,另一人頭戴皇冠,身體橫放在方桌上,上身和雙腿向外突出他的王冠上蓋著一個方形的座位,第三個人手里拿著一只鳥,穿著靴子站在方形的座位上三個面都面向同一個方向在俯臥位的人的背上,還有一張飾有太陽圖案的方桌,方桌上立著四根紋飾精美的神柱在柱子的下部,一個銅環把四根神圣的柱子緊緊地箍在一起四條龍頂著神柱從上到下伸出,利爪牢牢抓住躺在銅環上的四頭牛的角
新出土的物體是獨一無二的,完全不可想象三星堆之前,我從沒見過俯臥的人像青銅器上有三種人的姿勢只有最初在2號坑發現的祭壇有這樣的形狀3號祭祀坑坑魁楊震說
三星堆第一個有紋身的人物。
4號祭祀坑,三個像大力士一樣的銅像,轉過頭跪下,一公布就非常搶眼畫像表情嚴肅,小腿肌肉極其發達可見當時的青銅雕塑是高超的4號祭祀坑坑魁徐丹陽說
三個盤頭坐在膝蓋上的銅像大小形狀相同,考古學家推測屬于同一件青銅器人們不戴口罩,五官也從以前仿照三星堆頭大眼睛,高鼻子,寬嘴巴的形象,變成了劍眉,漢字臉,杏眼,頭發盤卷過頭頂再束起來,絲絲分明畫像略向左前方傾斜,頭部略向右彎曲扭曲,雙手半疊于身體左右前方,雙膝觸地,雙腳牢牢抓住地面,腳跟抬起,腳趾張開,腳趾甲下沉,腳趾關節因用力而突出小腿肌肉緊繃,顯示出很強的重量感
肖像畫清晰逼真的肌肉線條是我們最驚訝的地方從面部表情,全身姿勢,還有肌肉的感覺,都顯示出人的活力我以前從未見過如此逼真的人物造型徐丹陽說:小牛身上的紋章也讓它成為三星堆第一個確認紋章的人物
尺骨和外踝的莖突被仔細描繪,指關節處的手指窩被雙手背上的淺凹痕巧妙地表現出來指甲大小合適,中間微微凸起,生動體現了對人體細節的關注這幅畫像是當代青銅造像的杰作,代表了三星堆青銅鑄造藝術的最高水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袁口方尊有一個孿生兄弟。
出現了大量的青銅器
令人驚訝的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尊方形圓口雕像,無論是大小,形狀,還是紋飾,都和這尊幾乎一模一樣。
仔細對比這對雙胞胎兄弟,他們唯一明顯的區別就是三星堆新出土的圓口方腹肩直立鳥飾在此之前,三星堆出土的十多尊銅像中,有8尊是用這種站立鳥裝飾的
這兩個圓口雕像是否同時鑄造在同一個地方,它們的主人是誰,他們端上了什么樣的酒,給世人留下了一系列的謎團。
完整的金面劇繼續寫《黃金》傳奇。
6月中旬,當考古學家慢慢從3號祭祀坑中拿出一塊青銅牌匾時,一團被壓力嚴重變形的金器出現在人們面前出土時,這件金器被揉成一團,像一張紙,形狀難以分辨
復原后,這只蟬薄的金面菊寬37.2厘米,高16.5厘米,重約100克它有一個中空的眉眼,圓圓的耳朵,高高的鼻梁,大大的微微張開的嘴巴,雄偉而神圣的形狀是目前三星堆考古發掘出土的最完整的金面居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長冉紅林推測,這個金面局是一個青銅人物面部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物體黃金的延展性很強,可以打得很薄,然后嵌入所需的形狀,以適合頭像表面他說
就在今年1月,三星堆出土了重約286克的金面巨遺骸雖然只有半張臉,但仍保持著目前三星堆出土最貴面具的記錄
此外,描繪古蜀神樹的單玉琮,獸面紋,蟬翼紋的玉方座,寬135厘米,高75厘米的大青銅面具.也可以稱之為珍寶。
聲明: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文章事實如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